11月5日下午,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在会议室举办“行业先锋工作坊”第5期讲座。本次讲座以“破壁与共鸣:迈向下一代的中国对外传播”为主题,由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新闻系教师夏爽主持,贵州电视台《百姓关注》副科长、主任记者陈欣担任主讲人。

(讲座现场一)
讲座伊始,陈欣老师以丰富案例切入,阐释国际传播的时代意义。陈欣老师深入剖析新时代“大外宣”三大核心转向:其一,从“文化折扣”到“文化共鸣”,以李子柒短视频为例,说明通过食物与自然的通用语言可引发全球受众情感共鸣,为国际传播提供借鉴;其二,从“单向宣传”走向“双向互动”,对比部分账号简单搬运国内通稿导致传播失效的教训,凸显参与式文化与传播社交性的重要性;其三,结合“科技封锁”“经济制裁”等国际背景,展现传播策略的动态调整。

(陈欣老师分享如何做好国际传播)
围绕贵州国际传播实践,陈欣老师重点解读“村BA”出海案例。她介绍,贵州拥有世界级桥梁、喀斯特地貌、天眼FAST等资源,形成了贵州国际传播的独特优势。“村BA”作为全国独有的传播题材,融合少数民族特色与体育运动,无文化门槛且互动性强。在纽约布鲁克林NBA春节赛上,“村BA”棉花球惊艳亮相,借助体育赛事的全球影响力,引发美国观众对中国乡村体育文化的兴趣,实现文化与情感的双重共鸣。

(讲座现场二)
交流互动环节,夏爽老师就市场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与陈欣老师共同探讨建立提升学生外语能力平台的必要性。学生们则聚焦“村BA”“村超”等本土IP的国际传播策略、播音主持专业在国际传播中的实践路径等关注的问题积极发问。陈欣老师一一回应,她提出,在国际传播中英语并非绝对前提,思路与内容才是核心。学生需先明确“如何做、怎么做传播”,通过情绪表达与内容创作突破语言壁垒;对于非传媒专业有志于国际传播的学生,她鼓励“先学再写”,建议从运营有内容的个人账号起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夏爽老师与陈欣老师作交流)

(夏爽老师做总结)
讲座尾声,夏爽老师向陈欣老师发出下一次线上讲座的邀请,同时她希望同学们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深入理解国际传播,未来成长为中国故事、贵州故事的优秀国际传播者。
图:王丰雪
文:田维妮
编辑:申成红
一审:李芳琴
二审:杨蕾
三审:张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