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院“行业先锋工作坊”第03期——舆论监督报道选题策划
9月16日下午,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在学院会议室举办“行业先锋工作坊”第3期专题讲座,特邀贵州日报报刊社内参编辑部副主任、主任编辑徐海星老师进行主题为“舆论监督报道选题策划”的专业分享。传媒学院师生到场聆听,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讲座中,徐海星老师从舆论监督的历史渊源、监督合力、典型案例、选题思考四个维度,结合自身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展开分享。他指出,做好舆论监督工作是媒体的重要职责,自新闻诞生之初便相伴而生,我国从1942年《为改进党报的通知》到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发布的一系列文件为舆论监督工作提供了制度支撑。

(徐海星老师分享舆论监督的四个维度)
在典型案例分析环节,徐海星主任编辑以1980年“渤海二号”沉船事故报道、2001年广西南丹矿难调查等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舆论监督案件为例,生动阐释了新闻舆论监督在激浊扬清、推动社会进步中作为“安全阀”和“助推器”的作用。

(徐海星老师分享精选典型案例)
针对选题策划,徐海星强调要紧扣“国之大者”“急难愁盼”“顽瘴痼疾”等方向。“国之大者”需围绕国家方针政策落地执行,关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基层减负等问题;“急难愁盼”要聚焦群众切实利益,如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教育公平、医疗人文等领域;“顽瘴痼疾”则要针对长期存在、反复发生、治理难度大的难题,敢于啃硬骨头。同时,他结合数据指出,1990年至2003年的中国新闻奖一、二等奖中,舆论监督报道占比23%,党的十八大以来有200多件舆论监督报道作品获奖,这既体现了舆论监督的重要性,也反映出其发展趋势,提醒从业者要审时度势、巧择时机,不断提升舆论监督水平,才能更好发挥舆论监督效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徐海星老师推荐选题方向)
本次讲座内容专业且实用,通过紧密结合舆论监督领域的理论精髓与一线实践经验为在场师生搭建了理论认知与实践操作的沟通桥梁,对提升新闻传播专业师生的专业素养和选题策划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讲座分享的实践经验与行业洞察,也为学院进一步优化新闻学科建设、推动教学与实践深度融合提供了有益思考。
文:刘明露
图:张琰淼
编辑:李芳琴
一审:刘海蓝
二审:杨蕾
三审:吕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