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随着一块‘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习实训基地’牌在毕节市大方县贵州佳乡味公司揭幕,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的师生智慧正式与地方的‘辣椒豆干’产业实现了握手。传媒学院院长钟华教授不仅率队送来了实习实训基地,更依托传媒学院在品牌视觉设计、文化传播领域的专业所长,为企业“龙彝妹”新品牌量身打造并捐赠了全新包装设计,这一品牌延续创始人刘华鹏“返乡振兴家乡产业”初心,旨在带大方农产出山、助农户增收,此次借高校赋能加速升级。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钟华院长向佳乡味董事长刘华鹏赠予仪式现场合影
钟华院长表示:“本次合作是学院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我院将依托新闻传播、广编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传媒类专业,为佳乡味在品牌宣传、电商直播、内容创作等方面提供全力支持,让师生智慧在田间地头和企业车间里产生价值。”
当日下午,传媒学院师生一行在佳乡味企业负责人刘华鹏陪同下,深入参观企业核心生产与供应链环节,从农产品加工到物流配送的全链路场景,让师生直观感受企业“传统工艺+现代技术”的发展模式,也为后续实习实训明确了实践方向。

传媒学院院长钟华和总经理晏家贵参观工人打包环节
佳乡味公司是一家通过“电商+直播+供应链”模式赋能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型企业,其销售额近三年来大幅增长,至2024年已跃升到年销售6000万元,成为大方县乡村振兴标杆企业,今年目标直指8000万元。
总经理晏家贵向师生介绍:“大方做豆制品有传统与山泉水的天然优势,但原材料和工艺更关键,我们坚持柴火煮豆浆,既能去豆腥味,还能让豆干带独特糊香。”

传媒学院钟华院长与佳乡味董事长刘华鹏为实习实训基地挂牌

传媒学院师生代表与贵州佳乡味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代表合影
随后,师生团队随佳乡味董事长刘华鹏来到佳乡味新厂区,共同举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习实训基地”挂牌仪式。在座谈交流中,校企双方围绕如何将产教融合做深做实进行了务实探讨。传媒学院教师姚静从项目申报角度,建议企业将带动就业等成果转化为传播内容,强化利他性社会形象。刘华鹏董事长认同“既要做事也要做好宣传”,计划委托合作方负责宣传赋能,愿提供生产加工、育苗等全流程实训基地,希望学生用个人账号运营产品(企业承担后端发货并给予收益),企业同时将提供实习岗位、实战项目及就业机会,双方共探“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新模式。

辣椒示范基地自然风干皱椒
活动最后,师生团队前往佳乡味辣椒示范基地。正值皱椒成熟季,田间鲜红的辣椒挂满枝头,部分经晾架自然风干,部分送入大棚机器烘干。该基地作为其核心模式载体,已覆盖大方县15个乡镇2000余户农户,户均年增收1.2万元以上,有力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始终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教学改革,今年暑假已组织七支队伍深入贵州各电商产业示范园区及企业开展产教融合专项调研,并与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此次活动,既是学院教学改革成果的进一步落地——不仅为传媒学子开辟了扎根产业的实践沃土,也为佳乡味品牌升级注入专业动能,更搭建起助力大方县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双向赋能合作之桥;下一步,学院还将依托此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成效,为人才培养提质与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文字:梁芬
图片编辑:冉杰 杨铭坤
指导教师:姚静 陈丹丹
编辑:龙雨欣
一审:代盛兰
二审:杨蕾
三审:吕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