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校共建
项目课程 校媒共建 创新创业 传媒开讲了
校媒共建
当前位置: 首页>>部校共建>>校媒共建>>正文
乡村振兴中的传媒力量| 袁钰——非遗传承与文创融合的年轻创业者
2024年08月04日 21时25分   审核人:   (阅读:)

你在准备考研吗?还是考公进体制内?亦或是在找工作,投出去的简历如石沉大海般音信全无?

刚毕业的大学生,该怎么迎接自己人生的下一阶段?怎么选择才能让自己在如今如此内卷化严重的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袁珏的经历或许能给处于就业困境的毕业生一点启发。

在青岩古镇的一隅,有一家独具匠心的店铺。它将传统银饰、文创产品和精致茶饮巧妙地融为一体,为古镇增添了一抹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风采。这家店的创始人,便是一位拥有十余年设计经验的年轻女性——袁钰。

(图一为袁钰正在接受采访)

2010年毕业于贵州大学的袁钰,是一个充满创意和激情的女性,性格坚毅,对事业充满执着和热情。在校期间就展现出卓越的设计才华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毕业后,她并未急于踏入社会创业,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稳健的道路——加入“太阳鼓”,这家专注于贵州银饰开发和非遗传承的资深品牌。在这里能够深耕银饰设计领域,将传统工艺和现代审美巧妙结合,创作出一系列备受市场青睐的银饰文创作品。

在“太阳鼓”度过的十多年里,袁钰从一位普通的设计师逐渐成长为团队的中流砥柱。她不仅熟练掌握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银饰的设计与开发流程,还深刻了解了市场需求与消费者喜好。这段宝贵的职业经历为她未来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3年,袁钰最终下定决心走出舒适圈,凭借多年的设计经验与市场洞察力,在青岩古镇开设了名为“寻墨空间·原觉银作”,的店铺,巧妙地将自己的名字与店铺名称相结合,让人形象深刻。她将银饰、文创产品与茶饮三大元素融为一体,打造出一个集购物、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文化空间。

(图二为店铺外面)

(图三为店铺内部休息场所)

在创业的道路上,袁钰面对了诸多挑战和困难,但她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她深知传统工艺的珍贵和紧迫性,因此全力以赴地将古老技艺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努力在传承的同时实现创新和发展。如今,她的店铺已经成为青岩古镇的一处独特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何谓真正的“匠心独运”和“文化传承”。

(图四为店子内部工艺品展列)

在谈到当下非遗的传承问题时,袁钰不无感慨。她指出,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冲击下,许多非遗面临着后继无人、技艺失传的困境。然而,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民众文化自信的提升,非遗正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

(图五为店铺内正在售卖的产品)

就文创产品行业的大发展而言,袁钰认为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一方面,市场对具有文化内涵和创意的产品需求日益增长,为文创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缺乏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等问题。要在这个行业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深入研究文化,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图六为贴在墙上的产品介绍海报)

对于大学生就业,袁钰给出了诚恳的建议。她认为大学生在就业时不应只看重眼前的薪资待遇,而应更注重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个人的成长空间。要结合自身的兴趣和专业优势,寻找与之匹配的岗位。同时,大学生还应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就业环境。在选择职业方向时,不妨多关注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领域,如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文创产品的开发等,这些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鼓励大学生积极接触和尝试去做非遗的工作。尤其在贵州,众多的少数民族非遗犹如璀璨明珠,等待着被发掘和传承。大学生们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若能投身其中,必将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不要觉得非遗遥不可及,其实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心去感受、去探索,就能发现其中的魅力和价值。”袁钰说道。

袁钰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创业成功的范例,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诠释。她的努力和坚持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无限可能。也为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提供了一个选择,尝试去接触传统文化,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尤其是在贵州这样一个民族文化多样且灿烂的地方,有更多的非遗技艺值得更深入的开发。无论是学习也好,作为自己的就业方向也好,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袁钰将继续书写她与银饰的故事,为青岩古镇乃至整个文化产业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启发。

采访:冯怡

文字:石忠玲

图片:张建明

指导老师:李娟 何洁 钟华

编辑:蒙蒙

一审:蒙蒙

二审:胡刃

三审:吕映红

上一条:乡村振兴中的传媒力量| 当重庆棕编来到青岩古镇
下一条:乡村振兴中的传媒力量| 非遗传承:“买卖是最好的传承,使用是最好的保护”

中国·贵州·贵阳·花溪大学城·贵州民族大学(本站由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维护)

联系电话:0851-88924675  邮箱:cmxy@gzmu.edu.cn

历史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