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历史悠久;山水之间,文脉延绵;青岩古镇,人文荟萃。青岩古镇始建于明朝,原为军事屯堡,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可谓是文经武略,是一处充满历史韵味与智慧匠心的古镇。其中也蕴含了不少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下面这些细节,你注意到了吗?
南门台阶的“军事智略”
踏入青岩古镇,古镇的正门是定广门,也称南门,是四大城门中气势最恢宏的一座城门,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它的台阶最为独特,其台阶不仅具有军事意义,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南门台阶的宽度相对于标准台阶较宽,这里面也有一些历史缘故。
南门台阶以前是一条茶马古道,能够便于马匹行走,运输货物;还能够在敌人要进攻城门时,走上相对较宽的台阶,走一步不够到下一层台阶,走三步又走多了,与平常行走的习惯不符,以此在敌人冲上城门时,就已经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削弱了敌人的士气。
台阶的设计巧妙,利用地形的优势,制成天然的防御屏障,体现出老祖宗对军事防御的深刻理解,更展现了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
(定广门台阶)
两层屋檐的“建筑哲学”
走在南街上,里面的房屋屋顶有上下两层屋檐,具有独特性,被称为“重檐悬山式建筑”。这种设计并非单纯追求美观,而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改变房屋建筑。
在贵州“天无三日晴”的气候条件下,光有第一重檐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更何况还有带着风的偏山雨,以此再增加一层屋檐,能够有效地保护房屋不倒塌,免受风雨侵袭,还能够保护商家的柜台。
这种两层屋檐的设计不仅美观大方,更蕴含了老祖宗对居住环境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老祖宗对实用美学的追求和在居住空间布局上的卓越智慧。
(房屋的两层屋檐)
背街石巷的“生态选材”
漫步在青岩古镇的背街里,巷道蜿蜒曲折,是最具特色、保留最完整的一条石砌古巷。砌筑石巷的石材是当地盛产的页岩,在没有水泥的情况下,当地工匠是用糯米熬成浓浆,加上桐油、石灰粘合砌筑而成,经过600多年的风化和雨水冲刷依然坚固。
使用糯米浆、桐油和石灰粘合砌筑而成的石墙具有高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特点,不仅能够有效填补石块缝隙,加固墙体的抗震作用,而且还具有防潮性能和耐久性,能长期保持墙体的干燥和稳定。
由此可见,老祖宗智周万物,对自然材料的运用很巧妙,对生态保护方面有着前瞻的智慧。
(背街石巷)
青岩古镇中的古迹不仅是历史见证者,更是体现了老祖宗的智慧结晶。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下,走进青岩古镇能够带给人们一份久违的宁静与安详,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智慧与故事。
文字:石燕 林鑫
图片:石燕 吴荣鑫
指导老师:李娟 何洁 钟华
编辑:蒙蒙
一审:蒙蒙
二审:胡刃
三审:吕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