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校共建
项目课程 校媒共建 创新创业 传媒开讲了
项目课程
当前位置: 首页>>部校共建>>项目课程>>正文
传媒学院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再升级——第二期项目课程正式开课
2025年04月15日 10时18分   审核人:   (阅读:)

4月8日上午,由贵州日报国际传播中心与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二期“国际传播项目课程”在贵州日报社正式开课。贵州日报国际传播中心副主任庞博、传媒学院新闻系主任管倩、项目课程助教车琴及该课程全体学员参加开课仪式。

EEA6F

开课活动合影

开课仪式上,庞博副主任首先带领学员参观贵州日报国际传播中心,让大家近距离熟悉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内容生产流程与技术平台。在随后的主题分享环节,庞博副主任详细解读国际传播要点。她提到:“国际传播要立足‘真实立体全面’的传播方向,通过多元视角与生动叙事打破偏见,让贵州故事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她以贵州非遗文化、生态发展等本土化特色内容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国际传播的内容生产要领——专业性与贴近性。

AC610

贵州日报国际传播中心副主任庞博在分享中

学生互动环节,各小组围绕“我们能为国际传播做什么”讨论发言。来自2023级新闻实验班的田秋妹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表示,将充分发挥团队在文字创作、影像拍摄等方面的专业优势,重点挖掘黔东南非遗文化资源,通过优质作品向世界展示贵州魅力。

98A8F

项目课程学员、2023级新闻实验班田秋妹在介绍小组情况

新闻系主任管倩介绍课程学分要求,重点说明“实践+考核”的培养模式。学员要完成关于国际传播中心运作机制与内容策略的调研报告,字数在2000——4000字;还要进行“5+1”形式的国际传播作品创作,涵盖文字、视频、新媒体等,作品需在国传中心平台发布;另外,社交平台传播记录、选题策划路演等任务也包含在内,最终通过校企双方综合考评获取学分。这种模式打破传统课堂局限,让教学延伸到媒体一线,促使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提升跨文化叙事能力。

61D39

传媒学院新闻系主任管倩说明项目课程学分要求

课程助教车琴现场讲解了国际传播视频的制作规范,并当场布置首份课程作业,要求学员在周四前完成选题策划,推动教学从理论学习快速进入实践环节。开课仪式结束后,学员们按选题方向分组,与指导老师对接后续创作任务。

608D0

项目课程助教车琴向学员介绍国传视频生产流程和格式

据悉,本期课程将延续“理论学习——实地观摩——实战创作——成果转化”的培养路径,组织学员深入贵州各地,围绕乡村振兴、古建保护、非遗传承等主题开展采风创作。优秀作品将通过贵州日报国际传播中心的多语种平台向全球发布,实现教学成果向传播产品的直接转化。

BA80F

活动现场

作为校企合作的重点项目,“国际传播项目课程”从启动就注重“产教融合”,依托贵州日报国际传播平台,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传媒人才,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贵州声音提供人才支撑。


文:赵哲黎

图:吴家月

编辑:冯双玲

一审:冯双玲

二审:胡刃

三审:吕映红

已是首条
下一条:我院新闻系开展第二期“国际传播项目课程”集中备课活动

中国·贵州·贵阳·花溪大学城·贵州民族大学(本站由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维护)

联系电话:0851-88924675  邮箱:cmxy@gzmu.edu.cn

历史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