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本科教学 研究生教学 教学设施 教学成果 学生风采 招生信息 就业信息
教学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培养>>教学成果>>正文
从“小”日记到“大”传承——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原创话剧《黔山红脉》
2025年07月11日 10时35分   审核人:   (阅读:)

近日,由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师生打造的走进名家・贵州四大文化工程红色文化专场原创话剧《黔山红脉》,在该校南校区C3活动中心大礼堂上演。作为贵州省研究生教育计划创新项目《OBE理念下戏剧与影视艺术专业硕士AIGC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阶段性成果,该剧通过“AIGC+红色叙事”的艺术创作模式,传承黔贵大地革命精神,展现高校在艺术创作与教育领域运用AIGC技术的探索成果。

DA15

红色文化专场原创话剧《黔山红脉》正式开场

演出前,2024级戏剧与影视专硕研究生运用AIGC技术制作的《黔山红脉》先导片引发关注。该剧从筹备到呈现,全程贯穿成果导向(OBE)教育理念,深度融合AIGC技术。学生技术团队通过AI生成动态花溪高坡乡、二四大轰炸、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遵湄绥游击队等场景,带领观众穿越至战火纷飞的年代。剧中AI还原的历史场景与舞台实景道具相互配合,结合演员的肢体表演与台词表达,提升了舞台叙事的沉浸感,实现技术与艺术的有机融合。

11B1C

AI原创先导片《黔山红脉》

《黔山红脉》总编剧、贵州民族大学2024级戏剧与影视专业硕士研究生高苗苗介绍,剧本创作历时两个月,前期经过大量历史背景调查与史实资料查证,剧本以纪实节目《寻找黔山红》为引,以侗族少年韦长岩的生命轨迹为轴,跨越1934年红军长征、1944年抗战烽火、1949年贵州解放三大历史节点,借助AI复原的动态日记投影串联时空,带领观众回望黔山大地的信仰淬炼与民族脊梁。

E09FC

现场剧照

“红脉不仅是历史,更是流淌在当代青年心中的信仰。”该剧执行导演、贵州民族大学2024级戏剧与影视专业硕士研究生骆宇表示,在话剧筹备、排练至展演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这是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青年应珍惜当下,提升专业素养,未来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现场合影

作为贵州四大文化工程红色文化专场,当演员齐唱《当兵就要当红军》时,全场观众鼓掌合唱,红色脉搏在舞台与观众席间共振,续写“黔山红脉”的当代篇章。原创话剧《黔山红脉》既展现了高校项目课程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创新,又以当代青年视角诠释革命精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鲜活力量。


文:骆宇

图:陈星妤、杨舒优、马智浩

编辑:冯双玲

一审:廖璇、冯双玲

二审:胡刃

三审:吕映红

已是首条
下一条:贵州民族大学举办“她力量”主题话剧表演活动

中国·贵州·贵阳·花溪大学城·贵州民族大学(本站由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维护)

联系电话:0851-88924675  邮箱:cmxy@gzmu.edu.cn

历史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