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为提升纪录片参赛作品质量,促进纪录片创作与剪辑技巧的交流学习,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于四楼会议室举办第十三期“回影像”主题沙龙。本次沙龙以“纪录片作品参赛的实战技巧”为主题,邀请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研究生产业导师、广播电视专业研究生实践导师、贵阳华彩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导演卢凤岗担任主讲嘉宾。活动由传媒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研究生导师韦玮主持,广播电视专业研究生导师张勇、教师杨蕾、陈黄虎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

主题沙龙现场(一)
活动伊始,卢凤岗老师简要阐述了选择本次学习影片的考量因素。随后,全体师生共同观看了由土耳其导演努里·比格·锡兰执导的剧情片《小镇》。该片以两个孩子的视角展开,通过季节更替的线索,分为四个部分,生动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土耳其小镇上的家庭故事。

卢凤岗老师进行讲解
观影时,卢凤岗老师先播放影片序幕与第一段剧情,并向同学们提问:“你从序幕中看到了什么?”23级广播电视专硕谭咏舆同学率先分享看法。针对谭同学的回答,卢老师从镜头时长分配、物体物理关系处理、镜头交接等方面深入剖析每帧画面。他通过影片中反复出现的某个人物镜头,结合学生背单词的实例,强调了“记忆点效应”的概念。

谭咏舆同学进行分享
随后,卢凤岗老师继续播放影片的第二段剧情。这部分剧情围绕女孩和弟弟前往玉米地以及第一段多次出现的人物展开双线叙事。卢老师对这一段落逐个剖析了镜头背后的剪辑思路,同时针对影片中剪辑有瑕疵的镜头在现场进行了二次剪辑。剪辑前后的鲜明对比,清晰地向同学们展示了剪辑逻辑的重要性。此外,他还分析了影片中时间省略、待空入画、叙事省略和遮挡转场等剪辑技巧。

主题沙龙现场(二)
通过卢凤岗老师精彩的讲解,弥补了同学们在纪录片参赛实战技巧上的不足。韦玮老师在对本次沙龙进行总结时说:“此次沙龙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针对同学们在纪录片剪辑中普遍存在的逻辑思路不清、拉片耐心不足等问题,卢凤岗老师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具有借鉴意义。”她鼓励同学们将所学技巧应用于个人创作中,以期提升纪录片作品的参赛质量。
图:黄娅
文:敖纪
编辑:冯双玲
一审:冯双玲
二审:胡刃
三审:吕映红